氣動調節閥技術要求氣動閥采購時隻明確規格、類別、工壓就滿足采購要求的作法,在當前市場經濟環境裏是不完善的。因為氣動閥製造廠家為了產品的競爭,各自均在氣動閥統一設計的構思下,進行不同的創新,形成了各自的企業標準及產品個性。因此在氣動閥采購時較詳盡的提出技術要求,與廠家協調取得共識,作為氣動閥采購合同的附件是十分必要的。 自動化生產過程控製要求精度高,安全可靠性嚴,其終端控製元件的準確、快速調節是*的重要一環,控製結果必須保證工藝指標要求,衰減比、超調量不超出工藝允許範圍。因此如何選擇適用的氣動調節閥類型,使之在工藝控製回路中安全可靠、經濟適用,是儀控設計和管理人員普遍關心的問題。氣動調節閥的選擇一般從以下四個方麵考慮:調節閥結構和類型、流量特性、流量係數與閥的口徑、材料和輔助裝置。  一、氣動調節閥技術要求氣動調節閥的結構和類型 調節閥的產品類型很多,結構多種多樣,選擇時應綜合考慮調節功能、泄漏等級、耐壓能力、切斷壓差、腐蝕性、衝蝕和汽蝕、性價比、維護保養方便程度。從經驗而言,選擇順序應為:單(雙)座控製閥、籠式控製閥、偏心旋轉閥、蝶閥、角閥、球閥。 氣動調節閥有氣開與氣關兩種類型。確定調節閥開關方式的原則是:當信號壓力中斷時,應保證工藝設備和生產的安全。如果閥門 在信號中斷後處於打開位置,流體不中斷安全,則選用氣關閥;如果閥門在信號壓力中斷後處於關閉位置,流體不通過安全,則選用氣開閥。
 二、氣動調節閥的流量特性 介質流過閥的相對流量Q與閥芯相對行程L之間的函數關係: 係統總壓差,是閥、全部工藝設備和管路係統上的各壓差之和。 三、氣動調節閥的口徑 調節閥口徑的確定是在計算閥流量係數CV的基礎上進行的。流量係數是指在閥門全開條件下,閥兩端壓差Р為100Kpa
 四、氣動調節閥的材料和輔助裝置 調節閥的閥體選用鑄鐵材質,耐壓等級,使用溫度範圍、耐腐蝕等方麵應不低於對工藝管道的要求,但在介質為易燃易爆的流體時應作特殊考慮。閥芯、閥座材質的選用應考慮到流體中是否有固體顆粒產生的磨損和氣蝕作用對閥內件的衝擊。一般對於非腐蝕性流體,常選用不鏽鋼;對於腐蝕性較強的流體,可選用堆焊硬質合金或噴塗材質。另外當操作介質高於+200時,要選擇帶散熱片的上閥蓋。調節閥的輔助裝置主要有閥門定位器、電磁閥、回訊開關、過濾減壓器、保位閥等。閥門定位器是調節閥的一個重要附件,常見的有氣動閥門定位器和電氣閥門定位器兩種。它主要用於:高壓差的場合;高壓、高溫或低溫介質的場合;介質中含有固體懸浮物或黏性流體的場合;調節閥口徑較大的場合;實現分程控製;改善調節閥的流量特性。 電磁閥的作用是快速地切斷和接通氣源,使閥處於*通、斷的位置,多用於安全放空閥。回訊開關是需要在控製室實時監測到閥位的信號才選用的。 調節閥的選型和應用是一個專業性強、涉及的技術領域廣的係統工作,要做好這個工作,不僅要在理論上充分了解它的各種特性,而且要結合實際使用經驗來綜合分析判斷,做到理論和實踐科學地結合起來。
 1.氣動調節閥技術要求通用要求 1.1 氣動閥規格及類別,應符合管道設計文件的要求。 1.2 氣動閥的型號應注明依據的國標編號要求。若是企業標準,應注明型號的相關說明。 1.3 氣動閥工作壓力,要求≥管道的工作壓力,在不影響價格的前提下,閥門可承受的工壓應大於管道實際的工壓;氣動閥關閉狀況下的任何一側應能承受1.1倍閥門工壓值而不滲漏;閥門開啟狀況下,閥體應能承受二倍閥門工壓的要求。 1.4 氣動閥製造標準,應說明依據的國標編號,若是企業標準,采購合同上應附企業文件。
 2.氣動調節閥技術要求氣動閥標質 2.1 閥體材質,應以球墨鑄鐵為主,並注明牌號及鑄鐵實際的物理化學檢測數據。 2.2 閥杆材質,力求不鏽鋼閥杆(2CR13),大口徑閥門也應是不鏽鋼嵌包的閥杆。 2.3 螺母材質,采用鑄鋁黃銅或鑄鋁青銅,且硬度與強度均大於閥杆。 2.4 閥杆襯套材質,其硬度與強度均應不大於閥杆,且在水浸泡狀況下與閥杆、閥體不形成電化學腐蝕。 2.5 密封麵的材質 ①氣動閥類別不一,密封方式及材質要求不一; ②普通楔式閘閥,銅環的材質、固定方式、研磨方式均應說明; ③軟密封閘閥,閥板襯膠材料的物理化學及衛生檢測數據; ④蝶閥應標明閥體上密封麵材質及蝶板上密封麵材質;它們的物理化學檢測數據,特別是橡膠的衛生要求、抗老化性能、耐磨性能;通常采用丁晴橡膠及三元乙丙橡膠等,嚴禁摻用再生膠。 2.6 閥軸填料 ①由於管網中的氣動閥,通常是啟閉不頻繁的,要求填料在數年內不活動,填料亦不老化,保持密封效果; ②閥軸填料亦應在承受頻繁啟閉時,密封效果的良好性; ③鑒於上述要求,閥軸填料力求終身不換或十多年不更換; ④填料若需更換,氣動閥設計應考慮能有水壓的狀況下更換的措施。
 3.氣動調節閥技術要求變速傳動箱 3.1 箱體材質及內外防腐要求與閥體原則一致。 3.2 箱體應有密封措施,箱體組裝後能承受3米水柱狀況的浸泡。 3.3 箱體上的啟閉限位裝置,其調節螺帽應在箱體內或設在箱外,但需工具才可作業。 3.4 傳動結構設計合理,啟閉時隻能帶動閥軸旋轉,不使其上下竄動,傳動部件咬合適度,不產生帶負荷啟閉時分離打滑。 3.5 變速傳動箱體與閥軸密封處不可連接成無泄漏的整體,否則應有可靠的防串漏措施。 3.6 箱體內無雜物,齒輪咬合部位應有潤滑脂保護
 4.氣動調節閥技術要求氣動閥的操作機構
4.1 氣動閥操作時的啟閉方向,一律應順時針關閉。 4.2 由於管網中的氣動閥,經常是人工啟閉,啟閉轉數不宜過多,就是大口徑閥門亦應在200-600轉內。 4.3 為了便於一個人的啟閉操作,在管道工壓狀況下,啟閉力矩宜為240N-m。 4.4 氣動閥啟閉操作端應為方榫,且尺寸標準化,並麵向地麵,以便人們從地麵上可直接操作。帶輪盤的閥門不適用於地下管網。 4.5 氣動閥啟閉程度的顯示盤 ①氣動閥啟閉程度的刻度線,應鑄造在變速箱蓋上或轉換方向後的顯示盤的外殼上,一律麵向地麵,刻度線刷上熒光粉,以示醒目; ②指示盤針的材質在管理較好的情況下可用不鏽鋼板,否則為刷漆的鋼板,切勿使用鋁皮製作; ③指示盤針醒目,固定牢靠,一旦啟閉調節準確後,應以鉚釘鎖定。 4.6 若氣動閥埋設較深,操作機構及顯示盤離地麵距離≥1.5m時,應設有加長杆設施,且固定穩牢,以便人們從地麵上觀察及操作。也就是說,管網中的閥門啟閉操作,不宜下井作業。 5.氣動閥的性能檢測 5.1 閥門某一規格批量製造時,應委托性機構進行以下性能的檢測: ①閥門在工壓狀況下的啟閉力矩; ②在工壓狀況下,能保證閥門關閉嚴密的連續啟閉次數; ③閥門在管道輸水狀況下的流阻係數的檢測。 5.2 閥門在出廠前應進行以下的檢測: ①閥門在開啟狀況下,閥體應承受閥門工壓值二倍的內壓檢測; ②閥門的關閉狀況下,兩側分別承受1.1倍閥門工壓值,無滲漏;但金屬密封的蝶閥,滲漏值亦不大於相關要求。  6.氣動調節閥技術要求氣動閥的內外防腐 6.1 閥體(包括變速傳動箱體)內外,首先應拋丸清砂除鏽,力求靜電噴塗粉狀無毒環氧樹脂,厚度達0.3mm以上。特大型閥門靜電噴塗無毒環氧樹脂有困難時,亦應刷塗、噴塗相似的無毒環氧漆。 6.2 閥體內部以及閥板各個部位要求全麵防腐,一方麵浸泡在水中不會鏽蝕,在兩種金屬之間不產生電化學腐蝕;二方麵表麵光滑使過水阻力減少。 6.3 閥體內防腐的環氧樹脂或油漆的衛生要求,應有相應機關的檢測報告。化學物理性能亦應符合相關要求。 7.氣動閥包裝運輸 7.1 閥門兩側應設輕質堵板固封。 7.2 中、小口徑閥門應以草繩捆紮,並以集裝箱方式運輸為宜。 7.3 大口徑閥門亦有簡易木條框架固體包裝,以免運輸過程中碰損。
 8.氣動調節閥技術要求氣動閥的出廠說明書 氣動閥是設備,在出廠說明書中應標明以下相關數據: (1)調節閥應安裝在水平管道上,並上下與管道垂一般要在閥下加以支撐,保證穩固可靠。直,一般要在閥下加以支撐,保證穩固可靠。對於特殊場合下,於特殊場合下,需要調節閥水平安裝在豎直的管道上時,也應將調節閥進行支撐(道上時,也應將調節閥進行支撐(小口徑調節閥除外)。安裝時,要避免給調節閥帶來附加應力,)。
(2)氣動調節閥安裝位置,距地麵要求有一定的高閥的上、下要留有一定空間,度,閥的上、下要留有一定空間,以便進行閥的拆裝和修理。拆裝和修理。對於裝有氣動閥門定位器和手輪的調節閥,必須保證操作、觀察和調整方便。 (3)調節閥的工作環境溫度要在(-30~+60)調節閥的工作環境溫度要在(-30~60)(-30相對濕度不大於95%95%。℃,相對濕度不大於95%。 (4)調節閥前後位置應有直管段,閥前後直管調節閥前後位置應有直管段,段長度不小於10倍的管道直徑(10D),10倍的管道直徑),以避段長度不小於10倍的管道直徑(10D),以避免閥的直管段太短而影響流量特性。 (5)調節閥的口徑與工藝管道不同時,應采用異徑管連接。在小口徑調節閥安裝時,可用螺紋連接。管連接。在小口徑調節閥安裝時,可用螺紋連接。閥體上流體方向箭頭應與流體方向一致。閥體上流體方向箭頭應與流體方向一致。要設置旁通管道。 (6)調節閥在安裝前要*清除管道內的異物,如汙垢、焊渣等。 (7)要設置旁通管道。目的是便於切換或手動操作,可在不停車情況下對調節閥進行檢修。可在不停車情況下對調節閥進行檢修。 
氣動調節閥技術要求 閥門規格;型號;工作壓力;製造標準;閥體材質;閥杆材質;密封材質;閥軸填料材質;閥杆軸套材質;內外防腐材質;操作啟動方向;轉數;工壓狀況下啟閉力矩;製造廠廠名;出廠日期;出廠編號;重量;連接法蘭盤的孔徑、孔數、中心孔距;以圖示方式標明整體長、寬、高的控製尺寸;閥門流阻係數;有效啟閉次數;閥門出廠檢測的相關數據及安裝、維護的注意事項等。 |